前不久看到斯皮尔伯格为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演讲。一开头他就表明,自己在14年前才从大学毕业,因为大二的时候,他收到了来自好莱坞环球影城的梦想 offer,便果断选择辍学了。
他说:“我辍学,是因为我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可是即便如此,他还是不知道“我是谁”。而那也是很多人毕业后即将要解决的事:角色定义。
面对迷茫时,他的建议是: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这样直觉才会到来。
斯皮尔伯说:“你的直觉与意识不同。它们通常一起出现,但仍有区分:你的意识会说,‘这是你应该做的’,而你的直觉则会提醒,‘这是你能做的’。你要听从直觉,做自己能做的,而那就是最能定义你自身角色的东西。”
当生活遇到迷茫时,人就会失去了方向,不知自己的行船驶向哪里,找不到自己的目的地所以一直漂泊着。
前几天我一个毕业一年多的表妹与我聊天,她说从去年到现在,她一直没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刚开始做文员做了一个多月感觉繁琐无味就辞职了,后来再到一家房地产公司做销售,可是却受不了行业的压力而选择了放弃,而现在就是帮朋友的工作室做点事情,处于帮忙的状态,一个月也就极少数的补贴,连生活费都还得找父母资助,她想着能自己创业,可是自己没有经验,又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深深的陷入迷茫无助的状态。
表妹的问题也引起了我的深思,面对迷茫应该怎么做呢?
我认为面对迷茫,其实应该什么都不做。
每一个人在青年时期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迷茫,这是一条不变的定律,所以面对困惑不要惊慌,要用平静的心态去认真思考,认真对比,得出理性的答案。
在迷茫期时最忌讳的就是跟风,很多人处于迷茫时不知道该做什么,看到身边的人做什么,他就会想要去效仿,而不是先考虑是否适合自己,其实这是错的,盲目的跟随,只能解决一时的困境,当你遇到困难时,你还是想要放弃,所以治标不治本。
迷茫期时,应该好好的放松自己,给自己充足的思考空间,反复的问自己适合什么,接受什么,只要找对了目标,你才知道该走哪条路。
迷茫期正需要你在人生路上不断摸索,这样才能跨过这段困境,总之我认为最重要的一句话:寻找快乐的人生,不要强迫自己去做什么,快乐最重要!
总有那么一段时间,感觉自己的世界变得一塌糊涂,做什么事都力不从心,没有了希望。
你知道爱一个人是多么的幸福吗?但你却不知道割舍下一段爱又是多么痛心吗?
一个人静静的坐着,脑子里一片空白,杂乱的思绪让人感到烦躁,对生活已经失去了信心。
这一生唯有好女孩和梦想不可辜负。
我曾经也下定决心为了她好好努力,让自己成为她爱的人,给她想要的生活。
现在看看自己,一无所有,颓废的什么都是不,没了当初的激情,也没了对自己的承诺。
不知为何,我们就是这样三分钟热度,始终坚持不下来,积少成多,只要我们肯做,一点一点的积累,也许也能成就一些事情,但我们没有。
早上本该8点就起床,硬是要睡到11点,明明已经醒了,却还要缓冲,拿起枕边的手机玩到12点才爬起来,不要说不吃早餐对身体不好,收拾一下急急忙忙就吃午饭了。
晚上本应该11点就睡觉,硬是要玩手机到12点。
我们离不开手机,离不开网络,离不开虚拟的社交,离不开朋友圈。
我们不再在乎身边的朋友,更多的是在乎里面的朋友。
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给我们带来的学习空间也越来越多,我们没有利用,而是把这些功能抛弃了。
时间是有的,而且时间是一去不复回,我们总是抱怨一天无聊,一天没有什么事可做,我们拿起手机,打开游戏,用游戏的快感依次来荒废。
我们有着许多事要做,但是我们没有。
看一本书
听一首歌
养一株植物
养一只宠物
按时起床
按时吃饭
少玩手机和电脑
少玩游戏
每天按时学习
学好专业知识
微笑面对一切
做自己想做事
坚持自己的梦想
坚持每天爱她和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