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秋,在经过“五四运动”的激荡后,“问题与主义”之争成为一股新的思潮蔓延全国……上海码头,26岁的毛泽东送24岁的蔡和森去法国勤工俭学。临上船前,毛泽东再次表达立场,他认为中国的问题是世界上最复杂的,要靠中国人自己来解决,他决定回北京找李大钊。另一边,一辆黄包车拉着兄弟两人快速跑来。他们一个是21岁的兄长陈延年,一个是17岁的弟弟陈乔年,两人催促着车夫,赶着登上去往法国勤工俭学的船只。陈乔年拿出了父亲陈独秀写给他们的信。陈独秀乃“五四运动总司令”,被北洋政府关押96天后,才出狱不久。陈独秀看到法国留学名单上有两子后,修书一封给儿子表明“吴稚晖的那套无政府主义是救不了中国的”!在船上的陈延年对对父亲坚持的布尔什维克也不屑一顾,认为“出了研究室就进狱室”是无意义的躁动。陈延年两人对陈独秀的“傲慢”引发船上不少青年的愤怒,他们手持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跟陈延年理论,最后争执不下,打了起来,船舱内一片混乱。不久,杨昌济病危,他临终前将学生毛泽东和女儿杨开慧的手拉在一起。
最推荐的一对情头!也是我最喜欢的啊,又美又可爱!之前看着电视剧都被甜到不行,后来发现了这对情头超开心,现在还在用呢。详情
2023-08-03在80年代风靡一时的冲剂饮料,舀几勺放搪瓷杯子里用开水一冲,又甜又香,我爱得不行。但是价格不便宜,大人都舍不得多买,于是我们就会趁大人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舀俩勺放进嘴里,把这份甜美含着慢慢融化成蜜。详情
2023-08-03我喜欢风格的歌曲,就是那种比较欢快的那种风格,然后唱起来比较活泼的不要带杆的那种英文歌,我们都很会很好,然后让我觉得很好听详情
2023-08-03最近看汉武大帝,场面,原音台词,演技,还有里面的士子风骨……你说……和这个电视剧比起来,某些新剧哪一样能够被人称赞?配音?演技?花里胡哨的布景?十级美颜?傻白甜?高冷面瘫?必备沙雕配角?女角长得都一样,换个发型就换个角色,男角除了沙雕面瘫,就是高冷面瘫,要么就是一哭二闹三上吊。有值得称道的人物?我是详情
2023-08-03对她 我个人 还是挺喜欢她的,不管别人怎么想、怎么看她,她只做她自己 挺好的;她人漂亮、身材好、有才华、演技好、选择了爱情、也嫁给了爱情,做人 本就该这样,实实在在、脚踏实地的;总有些 不惹人喜欢的人,想去黑她;挺她哦,给她点赞呦!详情
2023-08-03这个问题的衡量标准是什么呢?学历?还是常识性的学科知识考核?普通人尚且在大学毕业之后几乎丧失了投入大块时间主动学习的能力,更何况是那些不入镜就补觉的艺人。试想普通人如果不是早些年整天接受着应试教育应该也不知道很多“常识性”知识,术业有专攻而已,除此之外的部分就完全是个人要求和能力的体现了,这个不仅是详情
2023-08-03